上海中小学、幼托机构9月1日开学(园)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本市疫情防控形势,做出如下安排:
本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于9月1日正式开学(园)。各区教育局要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根据防控工作要求,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意识,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工作。
1.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要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动态掌握师生员工基本情况、行程信息及健康状况。
2.提倡所有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开学(园)前14天开始在沪开展自我健康管理。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区或当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在返校(园)前3天要进行2次核酸检测(开学前24小时内须有1次)。
3.开学后,严格落实在校(园)师生员工每日体温、症状监测。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师生员工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进校(园),体温异常等暂不入校,每日离校前错峰完成1次核酸采样。核酸检测要求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所在区没有中高风险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在园在托期间可不佩戴口罩。
4.备足备齐各类校园防控物资,建立健全应急餐食保供机制,持续强化学校食品与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教室、卫生间、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环境监测、通风换气和消毒工作。
5.及时完善学校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多场景实操应急培训和演练。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加强与属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
教育部做好22年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8月16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扎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通知作出七项部署。
一是坚决贯彻疫情防控方针政策。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做到精准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影响,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二是安全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区域统筹,综合研判当地疫情防控形势,“一地一案”“一校一策”做好开学工作。
三是周密部署安排师生员工返校。要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明确师生员工返校条件,制定返校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分区分级、错峰错时确定返校批次和具体时间。
四是科学精准抓好常态疫情防控。要不断完善校园疫情防控方案,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疫情防控专题培训和健康管理、公共场所清洁消毒与通风换气、防疫物资和核酸检测能力储备等。
五是全力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在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下,最大限度保障正常教育教学安排和校园生活,细化优化校园管理服务,充分保障师生合理需求,构建安全舒心的校园环境。
六是积极有效开展卫生健康教育。要凝聚“家校社”合力,宣传新冠肺炎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师生员工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措施,坚持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做好个人防护。
七是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水平。要在属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统筹下,加强配合协作与信息共享,完善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平急转化高效畅通,处置快速有力。